桑植土家族婚俗八大怪

陈佐 阅读:3624 2014-08-16 16:07:20 评论:0

 

哭嫁

出嫁

一、摸把锅灰表示爱
土家族的婚姻在早期几乎是完全自由的,男女之间经过交往、对歌、赛歌、跳舞、吹木叶等方式接触、相爱之后,再经寨子里有身望的人作证即可成亲。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实行改土归流制度之后,古朴纯真的婚姻习俗、礼仪方式受到冲击和影响。但是,经过长期积淀的民族习俗,仍然顽强地展示出自己独有的特征,年轻人也有着他们独特的爱意表达方式:如果姑娘爱上了哪个小伙,就会选择个机会将烧饭铁锅反面的黑灰摸在对方的脸上。这样看起来是嘻嘻哈哈地开玩笑,其实是姑娘对小伙子已有了那个意思。如果小伙子也有意,就可以大胆地去追求;如果无意,也就权当开玩笑罢了。

二、许亲反把媒婆怪
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这个婚姻习俗在改土归流之后,也成为土家族不可违背的礼仪。姑娘找婆家,即便是自由恋爱,也必须要找媒人提亲、说媒。媒婆到姑娘家提亲时,如果遭到谩骂,就可能有戏了。不过,谩骂的语言和气氛倒不至于让媒婆太难堪,往往是专门邀请的七姑八姨前来帮腔、助阵,只不过语言犀利、诙谐一些罢了。实际上,是一边套话,一边取乐。而且姑娘的父母、哥嫂最后表态时,也往往会装出很勉强同意的样子,埋怨媒婆不该来提这门亲,但绕来绕去还是说是看媒婆的面子。

三、过礼背山花袱盖
婚期到来,男方要派人给新娘送去衣裳,首饰、布匹以及给岳父母家酒、肉乃至盐、茶、米、豆等,此项礼仪称为过礼。如果你在那里碰到一群土家汉子结队背着一大背篓、一大背篓的东西,上面盖着个花袱子(花头巾、花布或者花毛巾),不用问就知道这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个小伙子去女方家过礼。土家人把这种背聘礼过礼的方式叫背山,或者叫背盒。在小伙子所背的聘礼中两只鸡(一公一母)是必不可少的,这一公一母两只鸡一定要与女方家一公一母两只鸡交换,这是生息繁衍的象征。

四、临嫁不哭闲话来
哭嫁,是土家族的特有习俗。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要哭起来,有的要哭一月有余。哭嫁开始是隔夜哭,后来是连夜哭,全寨相好的姐妹姑嫂长辈都要轮番陪哭,边哭边唱哭嫁歌,如泣如诉,若悲若喜,悲喜交融,感情强烈。土家人把哭嫁的伤心程度,作为衡量与家人关系好坏和是否贤惠的标志。如果姑娘出嫁前不哭,别人就会猜测是不是对父母不孝顺,或者是不是与哥嫂、姑子之间不和睦。婚期愈近,哭得愈悲切。上轿之前,更是哭得嗓子嘶哑。今天,婚姻自由了,土家族姑娘在结婚时,也还是有哭嫁的习俗。

五、发髻不可随意改
土家女子结婚前和结婚后,形象是完全不一样。女子出嫁的当天,一般要请姑母、姨娘或嫂子帮忙化妆。化妆分三步程序:一是开脸。用灰线包绞尽额上汗毛,绞现发际,并把眉毛绞如一弯新月;二是上头。把头发辫子挽成粑粑髻,绕上红头绳,插上银别簪,头包青丝帕,手戴银镯子、银戒子;三是戴花。在开脸上头之后,再在头发稍后侧插上一枝红艳艳的花朵,一个俏丽的新娘妆就算完成了。土家女子的发髻是婚否的标志,一开脸上头就意味着已成少妇,其装扮也与少女判若两人。

六、新娘出门把筷甩
新娘临上路前,要站在事先放置在堂屋中间的一个方斗上,踩上一双脚印,名曰:踩斗踩斗寓意着把富贵留给娘家,祝福娘家年年五谷丰登。踩斗之后,要手拿两把筷子,在跨过大门时使劲向身前身后撒去。据说,这撒筷子是祝福兄弟姊妹与自己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也表示新娘从此走上自立之路。有首童谣生动地描述了土家人迎亲场的面:脚踩金斗四角方,手拿金筷十六双。前头八双跟我去,我自拿来我自吃。后头八双给兄弟,多多进些钱和米

七、上轿须得哥背来
土家姑娘上花轿时,不是由新郎背,而是由姑娘的哥哥代劳。没有哥哥,则由弟弟和叔叔替之。清晨,哥哥把妹妹慢步背出闺房,在拜别仪式结束后,仍由哥哥用背亲袋背上花轿。正如歌中所唱:红红的背亲袋缠裹着新娘,花花的露水鞋饱含着浓浓的亲情,离别之情催人泪下。

八、步入洞房看谁快
新娘跨进婆家大门前,要用脚踏一下大门的门槛,以示自己来到婆家。新人在拜天地,祖先、父母、夫妻对拜之后,新郎新娘会立即抢先奔入洞房,争坐到床上,土家人把这叫做坐床。据说谁先坐到床上,意味着将来谁当家。坐床的规矩是男左女右,以正中为界。有心计的姑娘往往坐在界线上,但新郎也不甘示弱,尽力把新娘挤到界线外去,双方各不相让,挨挨挤挤,若假若真。就在这挨挨挤挤中,新郎会猛然揭开新娘的盖头巾,新娘不由嫣然一笑,坐床便随之告终,其情其景,风趣迷人。


本文 陈佐博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www.chenzuo.cn/post/207.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关注我们

支持博客公益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