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土家族人的习惯与风俗

陈佐 阅读:3858 2014-08-23 18:40:32 评论:0

在桑植,少数民族不少,全国五十多个民族,桑植就占有二十多个。在这里,我想说说土家族的习惯与风俗。

土家族人爱喝酒。包谷烧是他们的最好的朋友。他们到山里伐木料,腰杆上常常吊着一酒壶,什么时候想喝,就拖出来品上一口。在田间插秧,累了,就抱着酒壶饮。他们喝酒,不在乎人的多寡。有朋友在一起,喝的时候,相互敬;没有朋友到面前,就左手碰右手、右手碰左手,一个人自由地品。他们喝酒,从不在意菜的多少,一个辣椒也可成为下酒的菜,给辣椒尾巴沾上一点盐,就可以喝半天。他们真正在乎的是酒的份量,如果杯子小了,就端着碗喝,用碗不过瘾,就拖出土钵来喝。他们喝的往往不是酒,是感情,是热情,是激情,一举杯,一饮而尽。一杯完了,二杯再来,二杯完了,又来三杯。宁愿伤身体,不愿伤感情。说来还真有趣,一个土家汉子与朋友就着呼呼的火炉在一起喝酒。别人刚喝一口,他却主动喝上几口。这个土家汉子微醉,伸筷拈菜,却把筷子伸到自己面前的烟灰缸里,肉没拈上,而拈上烟蒂。嚼啊嚼,他觉得不对头,立即喊来老板:“你这肉怎么这么硬?”老板心想,这是自己刚从冰柜中取出做成,怎能?当酒醉者从嘴巴中吐出一团东西后,一桌人才露出哈哈的笑声。笑得眼泪鼻涕一把把地往外甩。

   土家族人爱唱歌。桑植不大不小也是三十多个乡镇。乡乡有山,镇镇有水。山与水的融合,亲如热恋中的一对,哪里有山,那里就有水。这里的山水,点缀乡村的一片美丽,造就山里人唱歌的背景。他们从不吝啬自己的嘴唇,对着大山唱,山那边控制不住自己的内心,迅速给予久久不息的扣人心弦的回音;烧火土粪时唱,歌声像村庄炊烟一样冉冉升起,好像要触摸海水一样美丽的蓝天和没有穿裤子的白云;对着水唱,水马上睁开自己的眼睛,暗送秋波,从内心发出“哗哗”的笑声。生活在澧水河边的土家族人,歌像他们的生命,一天不吃饭行,但一天不唱歌,会感到力不从心。不知他们从哪来的那么多的歌声,家家都能喊出调子,各个创造原声。山里人的爱情,不少由歌声编织而成,什么“鸳鸯枕,荷花被,被子盖哥,哥盖妹;龙凤席,红木床,席子垫妹,妹垫郎”等,情意绵绵,还有“山是万宝山,地是刮金板;树是摇钱树,人是活神仙……”,这就是土家人自编自导自唱的响彻神州大地的歌声。当你走进如画的桑植,歌声涌入你,如同山中的绿一样,马上热情地把你围紧,让你久久欣赏,令你如痴如醉,醉得你半天回不过神。

   土家族人爱跳舞。“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可见,土家歌舞之恢宏场面。跳舞,也是一种享受,如美丽诗歌一样给人心旷神怡。四十多万人的桑植,会跳舞的,占绝大多数。土家族人,舞瘾十足。他们跳舞,不需要专门的舞厅,露天舞台也行,哪怕只有放脚的地方,舞蹈也会马上诞生。土家人在山里干活,采下一片树叶,抓在手中,一扬,舞蹈如机器一样转起;点上一支香烟,含在嘴里,屁股一扭,舞蹈如雨水点在河面跳起;邀上一些同伴,走在一起,手一牵,脚一提,舞蹈如爆米花般蹦起。在桑植一条绿得不能再绿的河水边,躺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民歌广场。这个广场,生下来,没有被寂寞占领,最喜欢热闹,一点也不爱安静,一天到晚人不断,吹拉弹唱的,应有尽有。住在乡里的土家人,只要手头的农活一完,扔掉锄头,跳进城里,其他地方都不愿去,惟独这民歌广场像一块磁铁而强烈吸引。尤其是在晚上,民歌广场就成舞蹈的海洋。一屋屋的土家人,吃罢晚饭,出门,少数乐悠悠地登登梅家山,其他的,都主动来到这里。无数个黑点把整个广场挤满。他们跳着摆手舞,一会儿单摆,一会儿双摆,一会儿回旋,动作相当逼真,刚柔相济,粗犷雄浑,舞姿极其优美,展现出了民族迁徙、狩猎征战、农桑绩织等一幅幅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艺术画卷,震撼人的灵魂。

   土家族人,爱酒、爱歌又爱舞,爱得是如此真诚又深沉。


本文 陈佐博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www.chenzuo.cn/post/257.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关注我们

支持博客公益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