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浅析

陈佐 阅读:3988 2014-09-09 07:57:29 评论:0
生活是什么?什么是人性?读罢《沧浪之水》,略有所思,所得……

《沧浪之水》是阎真的一部成功力作。它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幅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图景。只有心灵的震撼,没有留下思索的书不是好书,看《沧浪之水》之后兼而有之。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分子群体在不断地扩大。这部小说以知识分子为人物背景,其心路历程和行为方式具有极大的典型性。作者以娓娓而谈的文笔和行云流水般的故事,写出医药学研究生池大为空怀壮志、无职无权的苦;时来运转,有名有利的难。在真切地展示他人生旅程的同时,也把困扰他的人生难题一一解开。

正如屈原《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清兮”也好,“浊兮”也好,这是生活的本然,也是人性的不同思维方式,这是这部小说的精髓所在。以此作为读者——我对小说的全部理解,做如下简单浅析:

一、《沧浪之水》真实地再现了现实生活,是一部当下现实题材小说的难得力作,留给我更多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人是社会的人,人只有放到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才是真正的人。在这部小说中,知识分子池大为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着生命的延续。社会环境影响着每个人,改变着每个人。一个人生命延续的过程,也是社会环境的真实写照。

小说对池大为父辈的家庭生活没有过多的泼墨。父亲是行医的,原来是吃“皇粮”的,后因“政治问题”沦为赤脚医生,行医于荒野,活人无数。从一本很薄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一书,可知父亲对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略有了解,并对他们有着一种特定的崇敬;从父亲过世,村民对父亲的“厚葬”,可知父亲是个好人,乡村这块朴素的土地包容了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父亲也许还有很多遗憾,但“无心不到”。父亲早逝,但他体现了个人生存价值——在他看来。可以说,池大为具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留给他更多的是“舍生取义,信善性善”,“内不愧心,外不负俗”,“富贵烟云,采菊亦乐”。“人之初,性本善”,父亲留给池大为“性善”离开人世,池大为带着“性善”直面人生。时至今日,又何尝不是如此。看看自己,再看看别人,最后再看看整个社会,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我想还会延续几千年、几万年……家庭教育给予池大为是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小时候的池大为对父亲敬慕不已,青年时的他池大为在徘徊中对父亲敬慕不已,最后“池厅长”在父亲的坟前对父亲愧疚不已。既然世俗的家庭教育是这样,我无从更多的谈论。

学校教育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大为是幸运的。他是中国刚刚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小说对池大为的大学生活介绍的不多,八年的大学生活一晃而过,留给池大为的好像只有几个学习哥们儿和许小曼的初恋情结。大学时的池大为曾对父亲及其家庭教育有过一定的思考,但毕竟是学生,何况学校的那种口号式教育,使池大为更坚信生活的“至真至善”,离开京城优越的工作环境,和许小曼擦肩而过,并非他无缘京城、无缘许小曼,而是他的家庭教育把他模式化了,还缺少一个经历、认识、体验的过程。池大为还是原来的那个心清如水的池大为,正是这样的池大为走上了大社会,开始在社会风浪中颠沛流离。

社会是个“圈子”,卫生厅也是个“圈子”。学业有成的池大为进入了这个“圈子”。“圈子”是圈人的,不然怎样叫“圈子”?

“八年抗战”池大为洒下了一行行“悲壮”的泪——他斗不过“圈子”。心灵的煎熬莫过于人生最大的痛苦!池大为毕业分配到省城卫生厅,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难道这是社会对池大为的恩惠?难道这是马厅长爱惜人才?我不这样看!当时卫生厅还没有一个研究生,而且全国当时也缺少高学历人才,马厅长把他留在卫生厅,不说“图谋不轨”,但总是有“用”吧。初入社会的池大为以父亲的做人方式对待一切,不能说是失去了什么,但总可以说碰得头破血流。一句实打实的话,就由办公室调到中医学会——降了。接踵而来的是,精明能干的屈文琴吹了,“小人”丁小愧、任志强得志了,祖孙三代住一间房的问题无法解决,孩子上幼儿园不上级别,孩子烫伤了无钱住院,妻子怨声载道。池大为是人,他有过坚定的信念,他有过悍卫父辈尊严的决心,但池大为也是人啊!他深知,不是到了生死关头,谁愿出这个丑?穷人的脸也是一张脸呢。但池大为还是要活啊。董柳说:“人只有一辈子”,池大为后来理解了它,与其说是董柳的这句话改变了他,不如说是现实社会改变了他,不变行吗?毕竟文天祥、屈原等辈也只有那么几个,“老子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句话在这里也显得苍白无力。二十年后怎样?你还是要生活在社会的空间里,人总是要活着!我也曾有这同样的感受。中师毕业后,我凌云壮志地走上社会,后来被分配到一个边远角落,山高皇帝远,自由倒是自由,但理想与现实相差甚远,更令人不解的是,边远角落也是“圈子”呀!是“圈子”就有游戏规则。记得有一次,学校收“三勤费”,我本着对孩子们的同情和对村民的体谅,在会场上提出“三勤费”加重了农民负担,应该少收或不收,也有一些老师响应,校长马上把脸就沉了下来。从那以后就没有给我一个好脸色。后来,有一位教育局的领导到我们学校检查工作,我本着善意,还是止不住给他说了这件事,他说去调查调查,可后来一直没有结果。“三勤费”还是照样收了。可我就惨了,不久就以工作需要的借口,把我调到两人一校的更偏远的学校。我曾经也有过“同归于尽”的念头,但最终还是活下来。与其说是我接受了这个社会,还不如说是社会改变了我。池大为头破血流之后,也被社会同化了。

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这样,错了也说不出是谁错了。池大为接受了社会这个现实,能说是池大为弃善从恶,错了?能说是社会拉人入潭,错了?池大为时来运转,平步青云,房子有了,票子有了,车子有了。马厅长也由于他的“精明”扫清了一切障碍,工作再上“新台阶”,真是“互惠互利”。我不想谈什么升官不升官,发财不发财,因为这些东西太现实了,顺其自然。我只想谈池大为与父亲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父亲孑然一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里为自己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按照传统的评价方式,父亲的一生是光荣、神圣、伟大的一生,在奉献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途。他所崇奉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在他身上留下了缩影。父亲因为“文革”时的一句话而沦为赤脚医生,但他挺过来了,其苦其痛自不必说。人总是要活着,这是生存的基本法则。父亲在心灵和生活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活了下来,说明了父亲的这种活法也是一种活法,也能得到社会现实的认同。池大为沿父亲的路走了一段,在头破血流之后,“忍痛割爱”、“大义灭亲”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一路过关斩将,见缝插针,活出了个人样。池大为也遵循了生存法则,活了下来。试想,把他们父子交换,父放到子的社会环境中,子放到父的社会环境中,其结果又怎样呢?我想结果肯定有两种:相同或不同。我更多的趋向于不同。不是说池大为和父亲的本质有什么不同,其结果就不同;而是说“今天不是历史的终结”,社会给人提供了多种做人的方式,人不可能都为官,不可能都为民;不可能都行医,不可能都从商。社会生活永远是纷繁复杂的,原始社会尚且如此,何况现今社会?在这里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存在即合理”。这样说来,池大为和父亲的个人经历都是合理的。至于“在圈子里,谈不上永恒的朋友,也谈不上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些话就不是我们讨论的内容了,留给“唯利”的人去谈讨吧。

中国知识分子的队伍在扩大,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就是一个矛盾的群体,在传统文化被不断重构整合的今天,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仍然是一个问题。生活以无力抗拒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实性逼迫着每一个人,我们在把自己交给生活的时候,是否也应该找到一块坚实的立足之地!

二、《沧浪之水》以池大为、马垂章两个人物为重点,深刻地刻画了其复杂内涵,提示了人性的千奇百态。

池大为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人物之一。作者把他放到权力和金钱面前经受人格的煎熬和灵魂的拷问。权力、金钱的诱惑和困境中的选择,反讽,幽默和不断的自我反省,使小说既有阅读性的快感,又有思想的力度。

大学时代,池大为是个内心孤僻的学生,他遇上了初恋情人许小曼,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也是他面临的第一次选择,许小漫活泼开朗、善解人意、相貌不俗,实为一个好女孩。许多人都为追不上她而感到惋惜,而她偏偏看中了土孩子的池大为,这是她人性中善良的火花。当然,池大为也无法拒绝的这样的女孩。毕业前夕,池大为发现了与许小曼的格格不久,甚至危及到自己的自尊和父训,他放弃了许小曼安排京城工作的机会,离许小曼而去。就爱情而言,这是损失。但此时再大的力量也动摇不了池大为心中那根圣洁的精神之柱——这是人性的力量。

走上工作岗位,分配到卫生厅以后,池大为渐渐觉得自己的那份信念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但是又不愿放弃,首先是看不惯厅里的那种等级制度。人们说话的语气、态度、行为、动作,因人的等级而不同,池大为戏称他们为“猪人”、“狗人”。特别是把同办公室的丁小愧当成一只哈巴狗。好像自己站在高山之颠,尽览人尽丑态。以至于厅里都不管的事,硬给了乞讨的赤脚医生80元钱,搞得皆大不快,何为?人性的驱使。再后来与社会现实的碰撞就更厉害了。看不惯丁小愧就和他较劲。连厅里多几辆小车更是看不惯,还要在生活会上大发宏论,这是在和马厅长唱对台戏,马厅长是何许人?人精啊!当然,哪条法律也没规定小人物不能和大人物讲道理,农民还要造皇帝老儿的反呢!所以,不能说池大为就说的不对,马厅长自己也清楚。但卫生厅是个怎样的现实,够上档次的不配小车,人家心里舒服吗?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池大为按照自己的准则认为不行,这在卫生厅当然行不通。结果,不仅车还加了几辆,自己也因为多嘴调离中心机构。这使他内心更加苦恼,更加看不惯那些“猪人”、“狗人”。这是每个人看世界不同眼睛的结果。正是带着这种“圣洁”,池大为又和第二个恋人屈文琴告吹。婚姻的选偶标准往往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人性本质。池大为没有选择许小曼、屈文琴而选择了董柳,按池大为自己的说法,不愿许小曼、屈文琴看到董柳,可想而知,池大为并不是看不起许小曼、屈文琴的人才,而是为了维护心里的那份可怜的自爱,恰恰董柳和池大为有一种心灵的默契,能够维护他的那份自爱,于是他们结合了。但心灵的默契不一定会“白头偕老”,随着小孩的出生,董柳变了,变得不可理喻,虽然董柳处处用孩子来掩饰自己的本性,但许多圣人尚且如此,何况董柳?池大为一度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人性的变异在他心中欣起狂澜。父训难违,自己的尊严难违啊!父亲是人,自己是人,难道董柳、孩子、岳母不是人?她们就那么好违吗?他池大为也是一家之主啊!作者为池大为设计了一个如此大的感情漩涡,他能承受得住吗?是他父亲,我想也只能说也许能承受得住,也许承受不住。作者最后还是给他来了一个人性变异手术,这是一个大手术啊,是脱胎换骨的大手术。我想这也是作者最贴近生活的一笔,这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走向。不如此,何谈现实主义题材小说。把人物放在恶狼颠峰,再让其顺势而进,这正是大作家阎真的精妙之处。

得志后的池大为,牢牢地抓住一个人,直奔前程。灵魂“洗礼”后的池大为看到了为官的一片开阔地。他深知自己的平步青云是建立在伤害别人身上的,他深知不遵守“圈子”里的游戏规则,就要被“圈”出局,他更深知人性的好和坏,但在权力和金钱面前,他给了自己致命的一个手指枪,低下了曾经的那个“高贵”的头。“人只有一辈子”他似乎深刻地理解了其夫人董柳的那句话。以至于他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也发生了:孟晓敏成了他的情人。我想这也是人性的另一种吧!我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但我从书上看得多,听别人讲得多,理解了“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句话所包容的深刻内涵。池大为算一个知识分子,不变则罢,一变真是脱胎换骨,虽然他经常在夜深人静时反问自己,小说结束时还在父亲的坟前感慨和忏悔,这使我又看到了池大为人性虚伪的一面。人性的真善美丑只是生活给人的一种准则。宗教是弱者的安慰,是走投无路中的道路。而且,人总是要死去的,宗教是通往永恒的唯一道路。因此,神圣性不是从上帝开始的,而是从人们对上帝的需要开始的。宗教尚且如此,何况只是一种说法的人性呢?——作者真难为池大为了!

马垂章在小说中扮演了卫生厅的厅长,他可以是现实生活中众多为官者中的一个。我在这里要感叹作者精人的社会阅历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难怪我们这些俗人写不出小说,缺得就是这个呀!这个人物形象,就坏的一面来说,毕竟有在许多人性的丑恶面。小说中舒少华例举的他七大罪状,我看条条属实,另外还要加上一条:经济犯罪。“为官要为老百姓着想,要当老百姓的父母官”这是一句俗话,大家都听腻了,但在这里我还是要说,像马厅长那样做官,我实在不敢恭维!就好的一面来说,马厅长是一个适者,他深知为官之道懂得在社会的巨浪中怎样生存。生存之道谁不要!人总是要活着,活着就有存在的合理性。谁叫上帝造出这样复杂诡秘的人呢?原始社会都需要生存的本领,当今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就更不用说了。我自己也工作近十年了,自认为人性不恶。但人性不恶并不等于就能生存。回想起刚毕业那几年,还真是那么回事。工作上时时受阻,心灵上更是叫苦不迭。自认为自己“德才兼备”,尽把别人看成俗人,且还不知道别人把自己看成老“懂”。别人为祖国培养接班人呕心沥血,没哪儿有错误,只是他们习惯于那样对待生活。后来才知道是自己不适应社会。世界如此之大,你不可能改变世界,只能让世界改变你。作者刻画的这个马厅长生动而深刻,实为生活中的人物再现,也是现实生活中人性百态地充分凸现,真是入木三分。

“清兮,可以濯吾缨;浊兮,可以濯吾足。”确是妙语!屈原叹古之妙,阎真吟今之趣!《沧浪之水》以作家深切的社会体验再现了真实的现实生活,以唯物辩证的角度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看后令人心灵震憾,浮想联翩。当我们再次品读这本好书的时候,那会是另一种境界吧……。


本文 陈佐博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www.chenzuo.cn/post/371.html

标签:陈佐博客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关注我们

支持博客公益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