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中小学教师文化考试教育理论复习资料

陈佐 阅读:2847 2014-08-16 11:25:15 评论:0

1、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2、近代,国际上著名的教育家及主要教育思想。

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3、什么是全面发展?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4、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5 怎样才能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有如下基本特征:

(1) 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2) 一定的组织结构,这是一个班集体所不可缺少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这是完成共同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

(4) 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

6、班主任应怎样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一致,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

(2)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任务。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4)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

(5)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7、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8、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9、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11、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主要存在七大问题:

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要求不能完全适应。

思想品德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

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

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

12、何为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 酝酿准备阶段(1999——2001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我县高中阶段从2007年全面展开)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13、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可概括为六个改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勇,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14、为什么本次课程改革要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

本次课程改革中,将广大教师所熟悉的教学大纲改成了课程标准。这并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区别在于:

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即: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教学大纲则关注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课程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学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关注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突破学科中心,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而教学大纲则以学科为中心。

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教学大纲则强调教师的教。

课程标准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提出多元评价建议,评价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而教学大纲则更多地关注学习的结果。

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即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而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清晰明确的规定,而且规定了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及深度、难度指标,多数教学大纲还规定了详细的教学顺序,以及各部分内容的课时等,忽视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

15、课程标准与教材是怎样的关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七条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第十二条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第十三条指出: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和多样化。据此,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

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是一个最低限度的基本要求,为编写多样化的教科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不同版本的教材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切入视觉、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

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课程标准可以通过教材不断检验来完善。

16、如何理解并落实新课程中的三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融合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新教材特点,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落实。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三项并列目标,不能将其硬性割裂分开。

三维目标的落实是一个灵活创新求真的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有序地落实。

受传统的习惯影响,教师尤其要强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层面上的目标意识。

17、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应如何理解并落实?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在实践层面上落实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

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各门课程要区别对待,但这种区别对待的目的正是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均衡,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

18、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观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理念主要有: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流,是沟通,是对话;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师生与教材的对话。

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

教学应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机贯串于教学全过程。

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19、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生观?

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那么,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应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快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还给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珍视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学生应该受到尊重、爱护;作为自然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生理、心理上的特点,把孩子看做孩子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必须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代替和包办;

学生是责权主体。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20、如何理解课程的生成性?

生成性是指建构主义教学观主张的生活性和生长性,即教学是师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生活之中,是师生发掘生命意义的生命活动过程,是以认识为主要活动方式的生命成长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随着教学活动过程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1、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尤其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心,多帮助;()教师要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拓展知识视野,强化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完善个性,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22、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怎样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与学生一道探索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不断地加以审视反思、研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使之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教师角色是开放型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2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需要,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内在学习动力,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技能,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依据既定的学习内容或生活情境,根据学习需要,采用分工、交流、互助的方式,相互协作以获得知识、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教师在教学中,创建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搜集与处理信息、试验、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国外有学者将探究性学习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实验性探究、逻辑推理任务、基于测量的研究、工程性设计、技术性设计、开放性的研究。

24、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必须通过激发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来实现。只有那些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需要,给学生带来理智上的挑战,并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和活动机会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改变过去事事包办,要么满堂灌,要么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5、我国各级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是什么?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则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26、高中新课程实施 与传统课程相比,新课程的变化有哪些?

课程功能发生了转变。针对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高中新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课程结构发生了转变。在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调整的基础上,与以往课程多是由学科构成不同,建立了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组成的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发生了变化。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而是从高中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社会和学科发展的实际,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课程内容既要体现其时代性,又要反映其基础性,同时还强调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发生了转变。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课程实施发生了变化。以往教学大纲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新课程实施致力于学生个性成长。课程评价方面发生了变化。新课程方案要求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生长空间,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新的高中课程结构分三个层次,上层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下设学科科目,科目下设模块,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了新的高中课程的基本结构。这与以往高中课程只是由各种科目组成有很大不同。

   27、普通高中教育的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学习领域

  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设置学习领域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科目

  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

  (3)模块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28、高中课程内容的选择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时代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

基础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选择性——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29、新课程的评价有何特点?

新课程的评价有如下特点: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改革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学生及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即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而不是结果本身的正确性。评价内容多维化。即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的独特性的认可,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评价过程的动态化。有机地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给予多次评价机会;鼓励将评价贯串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评价方式多样化。即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丰富评价和考试的方法,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30、课程实施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结合本次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多个层面,周期性地对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

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当机立断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为此,打破惟升学率论学校办学质量的传统做法,将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和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发展相结合,从学校领导班子、制度与管理以及教学研究制度等方面建立促进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

31、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其基本内涵表现为: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的需要。

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

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

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

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向多向。

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32、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应遵循哪些原则?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精神,中小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有以下6条。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对学生、教师与学校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既要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既要重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也要重视在学校的课程管理、教学实施等管理环节中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教育氛围。评价标准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评价方法要多样,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

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33、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什么?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34、什么是三主五步教学法?

三主五步教学法是以魏书生民主科学管理思想和郭思乐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在桑植县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产物,是生本教育在桑植的延续和发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三主五步教学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谐互助和探究合作中,不断增进知识,不断提升能力,不断陶冶情操,促使学生好学、乐学、善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是三主,关键是五步。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五步,即:定向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总结巩固提升。

2009年底,在全县课改实验总结会上,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县教育局局长向贤良要求全县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三主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在生本和三主理念的指导下,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初步总结出具有桑植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定向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归纳巩固提升。20102月,在县教育局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汇报会上,向贤良局长将全县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正式取名为三主五步教学法

35三主五步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1)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

(2)目标引路,自主学习。

(3)先学后教,和谐互助。

36三主五步教学法的基本理念。

(1)人本观:以生为本的理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以人为本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人发展的最基本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落实到教育中,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所以说,以生为本就是当今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当今教育对以人为本思想具体实践的结果。以生为本就是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发展观:自主发展的理念。

让学生自主学习。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知识是学生自己学会的,不是教师教会的。要让学生主动的求知,要让学生自立、自为、自律的学习,不要被动、呆板、机械的接受;让学生自我成长。人的身体具有自愈的机能,人的认知规律也有自全的特征。教学活动中,我们也主张渗透学生的自我成长的理念,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自然成长,实现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让学习与时俱进。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最高价值是发现和掌握真理。与时俱进的关键点就在创新,我们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手段等方面都要伴随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创新。

(3)学习观:和谐互助,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营造互帮互助、教学相长、和谐共进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不断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形成学思结合的学习方式;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实现知行统一的学习形式。

(4)能力观:授原理。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素质教育的基础是知识,核心是能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既要使学生获取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更要加强实践环节,实现自我探索,让学生亲身体验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自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形成能力比学会知识更重要。作为中小学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好专业化知识,授人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指导学生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让他们自己去张网捕鱼,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5)潜能观:启发潜能的理念。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的教育就是启发学生潜能的过程,尽可能的开发学生的未知领域,促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充分发展, 促使学生形成阳光的心态健康的体魄,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启发潜能教育的理念,我们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尊重、信任、关怀学生,让学生乐观进取,逐步启发学生的潜能。

37三主五步教学法的五个转变。

(1)的教学模式为的学教模式;

(2)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性;

(3)学生变盛物的容器会学的主人,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能力;

(4)学生变观众演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学生变他律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

37三主五步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1)先学后教。学生在目标导向或具体问题的引导下,先进行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再组织小组的互学互教、全班的互学互教和教师的(点拨、引导、讲解等)”,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少讲多学。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要把时间尽可能的让给学生,教师要少讲精讲,学生要多学多练,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和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来。

(3)适时点拨。一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不能自纠的错误时,教师要适当引导点拨;二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学内容偏离太远时,教师要适当引导点拨;三是学生遇到不能自主解决的疑问时,教师要逐步引导点拨。

(4)相信学生,放手学生。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充分依靠学生,善于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充分放手让学生探究解疑、互助提高,不干预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对学生真正放心,大胆放手,倾注耐心,静待花开。

(5)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讲重点难点,讲精华要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6)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能力限度的作业。

48三主五步教学法的核心是什么?

三主五步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全面提高。具体表现形态为——“三主四突五步骤

(1)三主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

(2)四个突出  

突出学生, 突出自主,突出探究,突出合作。

(3) 五个步骤 

定向自学。定向就是要明确目标,确定重点。每节课的学习重点既从本节课的角度看,更重要的是从单元、从整册书,以至从学科总体知识的角度看,从期末复习的角度看 自学就是带着目标,学生驾驶着自己思维的汽车向目标行驶。这一步的关键是制定确实可行的前置练习(定向”),教师要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本班学生的预习提纲或前置性练习,前置练习是分层次、阶梯式的,为学生好学、易懂,便于落实、交流而设计,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搭好台阶。鼓励学生在自学中提出自己独特的发现和一些新问题,对学习过程中发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以后的交流做好准备。定向自学的时间不固定,可以是上课前的前置性预习,也可以是当堂课的课前预习,教师根据情况灵活处理。这一环节,教师要适时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引导自学等。

小组讨论。又叫小组合作学习,要求人人参与,时间大约是5-8分钟,小组内讨论、交流课前自学的情况,小组内和谐互助,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同时,列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供全班交流。每个小组 4-6人,小组成员组建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但要注意优差生、性别、性格差异、学科差异、家庭条件差异、兴趣爱好差异等方面的搭配,选好组长,建立小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并定期总结表扬,使小组活动持续充满活力。

全班交流。也称大展示,时间大约是15-20分钟,分小组将前面学习的成果进行全班展示、交流,是全班学生心与心的对话,知识与思想的交融。 交流形式比较灵活,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上汇报学习情况,其他小组或学生补充;也可以是小组的代表上讲台汇报交流;还可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等等,采取何种交流方式,教师要视教学内容、学况而定。

归纳总结。 学生或教师归纳、小结(点中心),时间大约是1-3分钟。简单的、水到渠成的可以让学生归纳、小结,较复杂的、前面的教学中还没有达到预定目标的,由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归纳、小结。对学生无法自主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疑、归纳、小结。教师要对重点、难点和易错点给与启发、诱导、点拨,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探索方法,启发学生举一反三。

巩固提升。即知识的当堂巩固拓展和能力的提升,也是知识和能力的当堂检测,时间大约是8-15分钟。可以由教师出示基础性巩固练习题或分层次、阶梯式的拓展题,也可以让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互相出题,学生再巩固练习;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表达式的,等等。做完后,教师可以面批面改,可以小组内集体批改,也可以小组间交换批改(相互评论等),达到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之目的。巩固训练一般要求当堂完成,课后可以适当拓展。

总的来说,以上五个基本步骤是宏观上的环节,定向自学是前提,小组讨论是基础,全班汇报是重点,归纳总结是关键,巩固提升是目的。在一堂课中,要灵活的运用五步进行教学,要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年级和学校的不同而灵活的运用,不可生搬硬套,死用套用。在三主五步教学模式实践中,我们的课堂内外首先要体现三主理念,再就是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还要彰显先学后教的思想,确保三维目标的实现,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快乐而又高效的教学活动成为现实。

    39、如何评价一堂课是不是好课?

(1)自主度。看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一要看学生是否在积极、主动的动口、动手和动脑;二要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是否形成生动活泼、和谐互助的自主学习状态;三要看学生是否自觉、自发、快乐的学习。

(2)主导度。看教师的主导是否得当和有效。教师要根据情况适时点拨、引导、质疑、解惑、归纳和总结,为学生自主学习取得高效做好保证,为教学目标达成保驾护航。

(3)参与度。一看学生参与学习的面;二看学生学习的投入程度。

(4)鲜活度。一看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激活程度,二看学生的思维、语言等方面的鲜活(生成性)程度。

(5)成效度。看目标是否达成;看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是否抓住了关键;看教学效率是否高效。

40、三主五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见听课本)


本文 陈佐博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www.chenzuo.cn/post/204.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关注我们

支持博客公益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