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再学仕
以上30字派语当起用至“自、方”时,不再往下启用起名。民国九年(1920)续修桑植《陈氏族谱》。联合庸永慈龙邻县陈姓联族,统一续承以下40代之派语:
其实,名冠张家界市农村完全中学之首的桑植县第四中学,也是由(陈家坪)龙虎山中心小学演化发展而来的。民国年间,该校名曰达泉乡国民中心小学。新中国建立初期,1950年春迁至陈策勋生药厂旧址,为空壳树完全小学。1958年“大炼钢铁”时,上迁至县办冉家坪铁厂旁王家台,以民宅为校舍,建立桑植县钢铁中学。1960年“钢铁元帅”下马,学校体制调整,钢铁中学更名为燎原公社中学,复迁址于空壳树完小。1961年人民公社体制调整,该校更名为瑞塔铺区中学,校址下迁到瑞塔铺公社东旺坪李家岗。至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才迁至瑞塔铺镇瑞市铺塔现址,逐步发展成日臻完善的桑植县第四中学。
一段是“冬至”前四、五天。陈姓13个支房各自开展祭祀活动,由各支房族长主持,杀猪宰羊,置办宴席。祭祀那天,大开祠堂大门,族裔男子,不论远近,不管贫富,不分老少,都穿着整齐,带着香纸祭品,来祠堂参加祭礼,并共进祭宴。其间由支族长当着祖先灵位和族众,表彰奖励遵守族规的典型和卓有成效的族英,同时教育和处治触犯规戒乃至伤风败俗的不肖子孙,并公布一年来本支祠财务收支,议定族中有关事宜。凡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带到总祠祭祀活动中商议解决。
其一
无端噩耗到家乡,泣下筵前懒举觞;学好颜渊偏短折,才高阮籍不疏狂;
阳春谱曲悲和寡,阡表徵文惹恨长;衡岳有灵应慰我,肯教舞鹤返山庄。
其二
家学渊源卓不群,依将木铎振斯文;望倾山斗隆尊仰,品赛圭璋早达闻;
才高笔落摇五岳,谈兵策略去千军;怆怀怕读平原赋,后起依谁慰暮云。
其三
玉楼召赴太匆忙,无术返魂枉断肠,泡影昙花应觉悟,兰因絮果讵荒唐;
先流澧水家风古,赋感怀沙翰墨香;须节哀思勤树植,阶前丹桂自争芳。
游神。“末俗庸人多信鬼,古来名将必为神”。谱载,桑植陈姓初来时,并非强宗大族,他们亲邻睦友,兼收并容。开始与土著孟刘庹李杜杨邹诸姓,结为十大联排。数传以后,彭姓及谷王钟熊李等白族诸姓氏代兴,遂结成陈彭谷王钟刘李赵朱熊“十大联派”,融合了“民家人”敬奉本主游神赶会的庙会文化,对红黑白大二三公,以及忠君保国关帝爷和陈姓四世祖陈镇将军等,都奉为神灵菩萨而顶礼膜拜。相传邻乡人彭景芳筏柟本浮洞庭见本下沉,彭祷之湖滨雷万春庙,即刻木尽浮出,归而建庙于空壳树,陈姓人“亦沿而庙之”。“今陈家坪廻龙阁是也”。并塑雷万春黑公公神像,安放在陈家坪陈氏祖祠大堂正中,作为家族保护神,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陈之佑公13大房裔孙(始为本陈家坪10房,马合口及黄栗垭1房)轮流醵钱赛会游神,规模声势大大超过空壳树廻龙阁黑神公公庙会。
赶会。赶会即赶庙会。据陈姓旧谱载此“盖楚俗相沿也”。桑植陈姓人主要赶农历七月二十一日的神庙会和五月十三日的关帝庙会,尤以陈家坪黑神庙会闻名于桑慈庸三县边境。会期头天,就有当地人在祖祠黑神庙前空坪隙地埋锅安灶,或在牛塔里之竹丛中树蔭下,布摊设点,为第二天会期的商贸交易、物资交流事先做好准备。“忽忆故乡赛社日,满楼山色滑如潮。”出嫁外地的当地姑娘,也提前一天回到娘家,前来叩拜神灵,参加赶黑神庙会活动。
联语:民国12年(1923)春,陈去华总纂《陈氏宗族》告竣付梓,刊有以下联云:⑴合十三支子子孙孙修祭维肃,愿千百祀绵绵翼翼帅先大光;
1944年3月,为官清廉、政声颇著的达泉乡乡长陈物亨被人设伏遇难,陈莫如先生为其撰悼联云:在政府受重大责任,显文武才高,八乡一镇皆拱手;遇狭路中小人暗计,谈英雄气短庶民百姓都寒心。
律诗:
游神赛会(七律)
年来秋月礼神明,风会攸殊来益新。旗影钟声空左岳,香烟人气压西邻;
边邑本非耽越俗,熙朝原自重功臣;庙貌原偕天地久,千秋长奉一炉春。
元宵赛灯
赛灯成习俗,秉烛夜通游。天上星光灿,人间瑞气流。
炮响惊黄犬,锣鸣起白鸥。廻龙才掉尾,歇马始昂头。
仕女多欢欣,儿童喜不休。今年庆有余,来日定无忧。
军次巴陵岳阳楼七律一首
(一九四五年九月)
乾坤浮影岳阳楼,逸兴遥飞解百忧。浩瀚烟波开玉镜,迷蒙云雾笼潮鸥;
千军跃武指江夏,三岛降幡出百头;倭氛蛮幛一扫尽,光天化日耀神州。
武昌受降登黄鹤楼有感
(一九四五年十月)
昔人乘鹤知何去?岂上斯楼宠辱消。国土重光庆国盛,天兴凯旋称天骄;
铬迦齐解日俘甲,江汉荡清汪伪巢;千古英雄浪淘尽,风流人物数今朝。
霸先受梁禅而得天下,为陈武帝,庙号高祖,后谭先之子陈倩嗣位为文帝,在位7年,后文帝之子伯宗继位两年,史称废帝。陈顼继位为宣帝,在位14年,后又传给后主陈叔宝。陈朝共传五主,帝位33年。但世祖文帝、高宗宣帝,兄弟二人生子55人,其中分封王爵于各地的40人,奠定了陈氏在江南的基础,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苏、四川、湖北、湖南、浙江、广东等省。真所谓“左道明逢皆叔侄,问知身世是陈亲。”
从唐文宗太和六年开始聚居,至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历三朝230余载,19代同居,3700余丁,有田庄291庄。
堂联:庄分七十二州郡,人间第一;义聚三千七百口,天下无双。
又:周时班爵帮公胄,宋室建坊高士家。
宋朝宰相文彦博题联:虞夏商周汉唐宋屡朝巨族,父子兄弟伯叔孙历代名臣。
宋朝理学大师朱熹咏义门诗云:
230多年中,历19代,但主持家政的最高当权者,只有5代中的12个人。首任陈旺,是创建义门的始祖,一连主持了5代。第2任是陈旺的第6代孙陈伉。第3任不是陈伉之子而是其侄陈崇,曾任江州长史、御史大夫,获上柱国等荣誉头衔,主持家政28年。第4任陈兢。第5任陈肱。从第6—13任都是陈旺的第9代孙,他们是同辈兄弟。第6任陈衮,曾任江州司户参军,主持家政35年。第7任陈让,曾任常德太守、卫前兵马使。第8任陈昉进士,官任奉礼郞。第9任陈鸿,第10任陈蕴,第11任陈袭均为进士。第12任陈旭进士,官江州助教。
由于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又能贤能主持家政,故此,义门世家,无游手好闲之人,无有赌博偷盗之人,无离心离德奇谈怪论之人,无徇私舞弊之邪念,“人无私财,厨无异馔”,“大小知教,内外如一”。就是用外,也很融洽、谦恭,“每餐每食群坐一堂,未成年者别具一席。”连犬也驯养成性,共居一舍,吃食时“一犬不至,群犬不吃”。
民国34年腊月,清末秀才陈莫如建造寿藏,时寿逾七秩,膝下子孙成群,含飴弄孙,颐养天年,但人生坎坷,中年丧偶(由义子贺龙代聘刘氏续弦),晚年丧子(六、七子为抗战烈士),深感不幸中有幸,值得立碑纪念,以警示后人。并将县长王素波题赠的“为国捐躯”的青石匾额嵌于其祖坟墓碑与生圹之间,进行民族气节教育。
自题其一:“巫山一段云,楚岫一团雪;上苑一枝花,中天一轮月,云散、雪散、花残、月缺。”自题其二:“不偶而偶,失天得天,荷花牡丹,聚寡有奇缘;南柯一梦,偕老愿百年。”
县内八大闻人所撰写诗文:
人伦冠冕一灵光,闻当年倚试,万言汪洋泮水翻文海;
生圹经营双美颂,知今日诏谋,百岁淅沥松涛漾德风。
书经三代
磊磊落落,率性而行
急义若渴
门徒济济
钜细咸理
大启桑宇
猗维族伯
桃李满三乡
媿难达其德
□龄志学
声蜚庠序
精神矍铄
寿臻耄耋
浣水之西澧水东,有名士兮古今通;文章诗赋冠诸童,不羡荣华不怨穷。
退休振铎觉聩聋,吾道干城山斗隆;慷慨好义立德功,古有范文今有公。
表圣营生圹
其作罩如望
应爱梅侵雪
醉月醪千石
戚违□游乐
株山矗立
胜朝遗老
子云吾友
年甫弱冠
厥孙济济
朔生之本
有点清德
持势凌人
牌赌丧家
圣谕·广训
敦孝悌以重人伦
重农桑以是衣食